大数据透视两会教育热点

2018-03-21 16:31:00来源:中国教育报刊社


图1:2018年全国两会教育舆情走势图

图2:2018年全国两会教育主题词排名前十五

图3:学前教育关注点分析

图4:学生“减负”关注点分析

图5:教育立法修法关注点分析

  今年两会期间,教育是代表委员和会外舆论集中关注的热点领域,学生“减负”、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议题持续走热,是历年两会不多见的现象。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舆情团队借助大数据舆情系统,采取“数据分析+专业研判”的方式,每天对两会教育舆情进行动态监测,追踪热点、系统梳理、深入研判,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当天对两会教育舆情进行了总结性盘点。

  两会教育舆情出现三次高峰,两度持续高热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在当天下午的“部长通道”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有关教师队伍建设和破解“三点半难题”的系列表述引发热烈反响。次日监测数据显示,相关报道和网络转载7217篇,两会教育舆情走势呈现高位起点。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具体涉及消除城镇“大班额”、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高度关注,两会教育舆情走势迅速抬升。3月6日,相关报道和网络转载量达18712篇,两会教育舆情出现第一个峰值。此后几天,舆情走势维持高位并逐步回落。至3月12日,全国人大就“人大立法工作”相关问题答记者问,舆情走势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当日媒体报道和网络转载量达16644篇,两会教育舆情走势出现第二个峰值。3月16日上午,陈宝生部长出席人大记者会,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答中外记者问,舆论高度聚焦记者会上的相关内容,舆情保持较高走势。此后,两会教育舆情进入快速回落期。至3月19日,两会总结性报道增多,舆情走势再度抬升(见图1)。

  会内会外舆论热议学前教育、学生“减负”、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双一流”建设、义务教育均衡也较受关注

  通过大数据聚类分析发现,两会舆情热度排名前十五的主题词依次为学前教育、学生“减负”、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双一流”建设、乡村教育、高考改革、“双创”、义务教育均衡、家校关系、人才发展、留守儿童、师生关系、“大班额”、校园欺凌(见图2)。

  其中,学前教育和学生“减负”成为今年舆论的两大聚焦点,相关文章数分别为17051篇、15726篇,与排名第三的教师队伍建设相比,高出近1倍。此外,代表委员关注较为集中的领域和议题还有职业教育、“双一流”建设、乡村教育、义务教育均衡、人才发展等;媒体和社会舆论关注较为集中的还有高考改革、师生关系、“大班额”等。

  今年两会期间,会内会外高度聚焦学前教育和学生“减负”。这既反映了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对教育民生话题有更高的参与意愿,也与两大话题在两会之前已经积累了较高的热度有关。

  (一)学前教育关注点分析

  随着全面二孩时代来临,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呼声日益高涨;另外,2017年的携程亲子园事件、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也让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监管分外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引发舆论热议。因此,自3月3日政协会议开幕至3月20日人大会议闭幕,舆论的主要关注点也相对集中在这两个方面(见图3)。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在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方面,舆论关注度最高的是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对于“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普通网友和专业人士反应不同,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代表委员认为这一表述有待推敲。3月13日,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作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的说明,涉及学前教育的有两处:补充“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关心和培养”;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督”改为“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儿童托育中育儿过程加强监管”。

  (二)学生“减负”关注点分析

  在全国两会“预热”阶段,四部门共同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消息已经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会内会外新闻、评论连番引出新的讨论热点,令学生“减负”议题在今年两会期间持续高热。在舆论的主要关注点中,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占比最大(26.79%),其次是“三点半难题”(20.82%),转变家长心态(13.77%)和提升教学质量(13.01%)也较高(见图4)。

  从两会舆情总体情况看,社会舆论最关注的是涉及“减负”的具体问题和相应政策措施,但到会议后半程,诸如课程改革、教育评价改革、形成社会合力等理性表达也渐渐在舆情热点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教师队伍建设关注点分析

  3月3日陈宝生部长在“部长通道”对“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系列表述,这一议题在今年两会期间持续受到关注。其中,教师待遇(29.20%)和乡村教师(25.56%)最受关注,对教师培训的关注度也较高(17.17%),师德师风(8.85%)、教师编制(6.00%)则是舆论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长期关注的话题,部长在两会期间多次提及的振兴师范教育关注度也较高(4.99%)。

  (四)职业教育、“双一流”建设、义务教育均衡持续受到关注,“大班额”出现两次舆情高峰

  除了上述三大议题,职业教育、“双一流”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在今年两会期间也受到持续关注,“大班额”问题则在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当天和3月16日陈宝生部长出席人大记者会回应相关问题当天两次成为舆论热点。其中,职业教育与今年两会期间热议的“乡村振兴战略”“技能人才发展”两大话题密切互动,在两会后期多次成为24小时内最受关注的教育话题,3月3日至20日相关文章总量达7542篇,“双一流”建设也有6625篇。义务教育均衡、“大班额”与其他教育民生话题一样,不但受到代表委员关注,普通网友参与讨论的热情更高,助推了相关舆情热度。

  教育立法修法之热

  教育立法和修法是每年两会期间都会受到舆论关注的议题。会内会外舆论热议学前教育立法。陈宝生部长在出席人大记者会时明确表示,教育部正在调研,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起草学前教育法。学前教育立法关注度在各类涉及教育的法律法规制定、修订中居首。与学生身心健康相关的法律也受到代表委员和媒体的集中关注,其中反校园欺凌和学校安全立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在去年两会期间就曾引起舆论热议。加快制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今年新增的舆情热点。2016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7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受到侵害的事件时见报端,舆论对加快制订相关法规的呼声渐高。也有一些代表委员对家庭教育、环保教育、特殊教育立法表示关切(见图5)。

  媒体和社会舆论对代表委员声音的关注呈现三个特点

  根据媒体报道和网络转载量,最受舆论关注的是朱永新委员提出的“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特殊作用”(转载339篇),其次是戴立益委员提出的“学生负担过重表面是教育问题,实则是社会问题”(转载294篇)以及唐江澎委员提出的“彻底禁止炒作状元 改善教育生态”(转载276篇)。其他受关注度较高的代表委员意见建议还有:白岩松委员提出的“应多关注‘非名校’,政府不能总提211”(转载273篇);周洪宇代表提出的“建立教师作为特殊公务员的配套制度”(转载244篇);林忠钦委员提出的“让中国孩子不出国门也能念世界一流大学”(转载160篇);刘焱委员提出的“学前教育要技术监管,更要优秀师资”(转载129篇);黄花春代表提出的“加大游戏产业管控‘面部识别’防青少年沉迷”(转载129篇);王建宇代表提出的“呼吁本土人才享受‘海归’同等待遇”(转载111篇);张国新代表提出的“设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转载111篇)。

  从舆论反响看,媒体和社会舆论对代表委员声音的关注呈现三个特点:

  1.对于有充分依据的意见建议更为重视。朱永新委员代表民进中央提出的释放多元主体办学积极性、增加职教体系开放度和灵活性等建议,有具体调研结果支撑,而且切中了社会舆论对教育公平、教育扶贫、“大国工匠”等的关切,成为网络热转热议的会上声音。

  2.对切中社会“痛点”的意见建议更有共鸣。在最热意见建议排行榜前十五名中,有关学前教育和校园欺凌的各有两条,反映出舆论对这两个议题格外关注。此外,有关学生课外负担、“状元”炒作、不良网络游戏等问题的意见建议也得到了较多关注。

  3.对于涉及深层次问题的意见建议更加关注。很多教育问题成因复杂,需要更为系统的思考和谋划。诸如“学前教育要技术监管,更要优秀师资”“建立教师作为特殊公务员的配套制度”“民办教育别成‘暴利机构’代名词”等意见建议,引起了较多关注和议论。

  两会教育舆情综合分析

  1.党的十九大之后,作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构成,教育在国计民生中的优先性和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今年两会教育舆情的热度。

  两会期间,会内会外热议民生,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备受关注。舆论集中表达对于教育的各种期待和利益诉求,诸如学生“减负”、破解“三点半难题”、化解“大班额”、儿童托育等,各种声音汇聚碰撞,使得教育舆情持续走热。总的来看,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承担的使命和任务尤其重要。密切关注舆情动态,系统梳理各方意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意义重大。

  2.教育是涉及面广、参与方多、复杂性高的事业,涉及教育问题的讨论容易出现“各说各话”的局面,追求“最大公约数”需充分考虑各方意见。

  分析两会教育舆情,可看出在学生“减负”、破解“三点半难题”、儿童托育等热度较高的议题上,舆论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比如,学生“减负”虽然在两会期间持续受到关注,但自始至终,有关要不要“减负”的争论依然存在,甚至在家长和教师群体中也有不少人持不同看法。作为国家政策支持的“减负”行动,在实施过程中如何稳妥推进,进一步减少乃至消除争论,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

  3.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舆论关注。如何进行沟通和引导,增进社会认知和舆论共识,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修课。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舆情生态复杂多变,教育决策管理、学校办学乃至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更多地面对舆论之眼的审视。在一些具体问题和环节上,社会舆论对教育存在一定的“误解”“误读”现象,有些意见聚集的声量还比较大。比如,对于教育部等四部门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行动,有舆论将其“解读”为对校外培训机构“一刀切”,并在小范围内引发热议。对此,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注重舆情研究,在尊重和吸收民意诉求的同时,做好政策解读和民意沟通,尽可能消除误解和误读,最大程度凝聚改革共识。

  4.今年有关教育需要“合力”的呼声更多,声量也高于往年,反映了社会舆论对“大教育观”有了更多共识,但教育合力如何形成并发力,还需要更多实践探索。

  从舆论表现看,代表委员和社会公众在学生“减负”、化解“择校热”和“大班额”、加强儿童托育、治理校园欺凌、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都高频率地提到了“合力”,认为这些问题并非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这种舆论共识对教育改革发展是“利好”之音,但如何化呼吁为行动,如何让民意诉求和教育行动良性互动,还需要不同行动主体的有效联合以及具体的实践探索。

  5.尽管涉及教育的热议甚至争论较多,但舆论对于具体有效的教育改革创新举措还是有着较为普遍的认可。

  在3月3日的“部长通道”上,陈宝生部长在谈及“三点半难题”时,介绍了全国有25个省份制定了符合各地实际的应对方法,并且提到上海、北京、广东、广西等地的有效做法,引起媒体和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也极大地鼓舞了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探索的积极性。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和会外舆论热议教育,寻求改革发展之策,但很多问题是通过基层创新得到解决的,并且已经有了不少实践案例和解决方案。加强此类案例和经验的宣传推广既是让公众“知情”,也是为教育改革发展“聚力”。

  (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出品 撰稿:张以瑾 凌馨 史亚雄 闫进芳 监制:赖配根)

 

上一篇: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篇: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